skip to Main Content

政府行動

各國須要按其「國家自主貢獻」的減排承諾,實施減排措施以減緩氣候變化,同時亦要為氣候變化做好準備,適應氣候變化帶來的衝擊和加強應變能力。

表5.2 應對氣候變化的三大工作

減緩

1. 使用再生能源代替化石燃料

(a)減少使用化石燃料,增加太陽能、風能、水力發電等再生能源的比例。

圖5.3a  太陽能板 (來源:American Public Power Associationvi) 圖5.3b  水力發電堤壩 (來源:American Public Power Associationvii)

(b)提高能源效率

提高使用能源的效益,例如使用更省電的電器、更省燃料的汽車,建築物內使用智能省電設施等。

(c)改善運輸系統

鼓勵公眾使用公共交通工具、自行車或步行,推廣使用電能或混能動力汽車。

(d)改善廢物管理

發展轉廢為能技術,既可有效處理城市廢物,亦可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。

(e)植林及城市綠化

種植樹木可以增加碳匯[6],綠色屋頂或垂直綠化建築物可以產生冷卻效果,以降低空調的能源消耗,亦可減少建築物表面吸熱以紓緩城市熱島效應。

圖5.4 垂直緣綠化建築物viii

[6] 從大氣中清除二氧化碳的過程、活動和機制

(f)碳捕捉和儲存

科學家正研究捕捉大氣中二氧化碳,並把它長時間存放在地下或深海中,或與生物結合儲存。但大部分的技術仍處於發展初階,未能大規模應用。

適應

(a)海岸和排水工程

海岸保護結構︰加高海牆[7]或建造水閘以抵禦風暴帶來的極端水位。
活化河道︰提升河道的排洪能力。
規劃排水系統︰按防洪策略設計新排水系統及改善現有系統;保持排水系統狀況良好和進行預防性維修。

圖5.5 日本的海岸保護措施(來源:Pekachuix

[7] 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的翻譯為海堤(Seawall)

圖5.6a  英國泰晤士河水閘Thames Barrie (來源:Kleon3 xi) 圖5.6b  英國泰晤士河水閘的運作原理x

(b)房屋設計

高反射建築材料可反射更多陽光,減少建築物吸熱; 防洪房屋或漂浮房屋可減少人命和財產損失。

圖5.7 防洪房屋(來源:Infrogmationxii

★ 相關資訊

荷蘭有建築公司就氣候變化問題設計出漂浮屋、餐廳、酒店及高爾夫球場等
www.waterstudio.nl/projects/

(c)土地利用規劃

合適的土地規劃可以令重要的基礎建設,例如醫院,避開高風險區域包括岸邊、斜坡等。
在高風險區域應建立緩衝區,如公園,海濱長廊等,以代替高密度發展。活化河道和天台綠化等措施可有效紓緩城市熱島效應。

(d)糧食供應

開發具有較強抗高溫、抗旱能力的新農作物品種。

應變

加強應變能力有助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壓力。表5.5是美國國家海洋及大氣管理局(NOAA)建議加強應變能力的步驟︰

表5.3  加強應變能力的五個步驟與例子

圖5.8  美國休斯頓面對極端降雨及風暴潮引致的海水淹浸問題 (來源:Michael Slatenxv)

案例研究: 香港(城市層面)

參閱圖5.9,2014年香港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約45,000千公噸 xvi 二氧化碳當量(CO2-e)[8],佔全球總排放量少於千分之一,香港人均溫室氣體排放量達到6.2公噸xvii CO2-e,接近全球人均排放量7.3公噸 xviii xix, CO2-e的水平。

圖5.9  香港溫室氣體排放趨勢 xx (來源:香港環境保護署 )

圖5.10  香港的碳排放來源 (來源︰香港環境保護署)

香港政府於2017年發表了《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30+》xxi,目標在2030年把碳強度降低65 – 70%,以2005年水平為基準。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及應對氣候變化,香港亦從減緩、適應和應變三方面着手。

[8] 二氧化碳當量(Carbon Dioxide Equivalent)﹕常用於碳排放審計,以二氧化碳參考來評估各種溫室氣體所造成的暖化效果

減緩

(a)能源需求管理

  • 2025年前把能源強度[9]減少40%,以2005年水平為基準。

(b)應用再生能源

  • 採用更多再生能源,估計由現在至2030年,香港所需的能源約有3 – 4% 能夠以風力、太陽能及轉廢為能技術產生。

(c)改善運輸系統

  • 以鐵路為低碳公共交通的骨幹。
  • 控制私家車增長。
  • 提倡步行與單車代步減低路面碳排放。

適應

(a)改善基建設施

  • 強化斜坡安全。
  • 整合排水及洪水管理計劃,更有效益地進行截流、蓄洪和排放雨水。
  • 進行海岸保護工程,減低海平面上升的影響。

(b)優化城市規劃

  • 改善都市環境中的熱舒適度和通風環境。
  • 強化城市結構及發展智慧城市以更好地應對氣候變化。

(c)增加水資源

  • 研究增加食水來源,包括海水化淡、再造水、中水重用及雨水回收等。

(d)保護生態系統

  • 促進可持續農業及漁業。
  • 優化郊野公園。
  • 提升城市生物多樣性。

[9] 為每經濟生產單位的能源需求

★ 相關資訊

港島西雨水排放隧道
www.dsd.gov.hk/others/HKWDT/chi/background.html#4

➤ 甚麼是再造水?

再造水是指經過高度處理的污水。
參考資料︰www.wsd.gov.hk/tc/core-businesses/total-water-management-strategy/reclaimed-water/index.html

➤ 甚麼是中水

中水是從從浴室、洗手盆、廚房洗滌盆和洗衣機等地方收集得來的水。中水與雨水經處理後可以重用,作沖廁等非飲用用途。
參考資料︰www.wsd.gov.hk/tc/core-businesses/total-water-management-strategy/grey-water-recycling-rainwater-harvesting/index.html

應變

(a)為緊急情況作好準備

  • 加強應對災害的緊急信息分享和支援機制。
  • 改善應對緊急情況的決策和協調機制。

(b)提高社區對氣候變化的認識

  • 政府與商業、專業、學術和社區機構合作,組織與氣候變化相關的工作坊和活動。
  • 香港天文台研究並就香港的氣候變化影響作出長遠推算,並透過其網站提供有關資料。天文台亦定期舉辦學校及公開講座,以及其他公眾教育活動,加深大眾對氣候變化的了解。
Back To Top